(续前)
本港的护士注册制度是由香港护士管理局(“管理局”) 所执行,并由管理局订定指引及监察执业护士之专业操守。管理局设有五个工作委员会,分别是评审委员会、注册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初步调查小组及专业发展委员会。透过委员会的工作,达致高水平的护理质量来服 务社会。
现任护士管理局主席李子芬教授,在接受我们的访问时,从她的分享也感受到她对护理专业水平的守卫,持 有一份坚定不移、不断攀峯的理想,以下是编辑组与她的对话。
香港护士人手及培训
编:现时香港每年约有2,000名护士毕业生,坊间有说法指护士人手将于2020年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您对此有何意见?
李:我认为单单看「数字」来断定人手是否足够是较为空泛,最重要的是订立护士与病人比例,以护理服务需求和护士与病人比例来计算护士人手是否足够会更有说服力。在制订人手指标时,当局应该考虑本港的社会卫生健康需要、医疗方针、服务质素等,而且不同的专科亦应该有不同的护士与病人比例。
编:中文大学医学院护理科学硕士(注册前)课程是由您倡导,请问有甚么原因令你尝试开拓此类护理系的研究院课程?
李:若干年前,香港出现护士人手短缺的情况,当时政府建议重开护士学校,分别以3年和2年制的文凭课程培训注册护士及登记护士来补足人手不足的问题。虽然当时香港的护理行业出现危机,但我不认为香港护理界需要因人手不足问题而倒行逆施,因此我尝试思考不同的方向寻找其他出路。
当时只有外国有类似的注册前护理学硕士课程,我在研究有关课程后得悉成效不俗,而课程的毕业生评价亦甚为正面,因此我和我的教学团队便开始筹办有关课程。课程首年的收生目标为30至40人,但市场的反应超乎想象,课程首年的学生竟达70至80人。 据我所知,部份修读此课程的学生考虑到修毕此课程后不单获得硕士学位,而且亦拥有护士牌照,加上护士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而社会地位亦不错,因此吸引不同背景对护理有兴趣的学生修读此课程并投身这业界。修读此课程的学生首要有一个学士学位,学生来自不同的背景,例如专职医疗、教师甚至神职人员,他们不同的背景均会为护理业带来不同的正面发展。
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
编:我们得知李教授除了担任香港护士管理局主席外,亦在中文大学医学院从事教育及研究的工作。请问您如何兼顾不同的工作及家庭生活呢?
李:我和我先生(李国麟教授)都是从事护理相关的工作,工作量都相当繁重。但我很庆幸大家都能互相尊重及体谅,让双方能安心投入工作。另外,无论在大学教学,写论文,或是在管理局的主席工作,我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 「提升香港专业护理质素,达至世界级水平」,因此不同的工作范畴不但不会产生予盾,反而能互补不足。
后记
从李子芬教授的访谈中,我们感受到李教授对维护护士专业的一份坚持,不会因人手短缺而滥于提供学额,相反更引入护理学硕士(注册前)课程,以高端的护理人才来帮助解决人手不足。她对护理教育的创新和提升,可说是任重道远。诚言,我们对护士管理局的功能及运作也加深了认识,并对护士专业的自我认同感增添一份骄傲。
(责任编辑:杨璐 )
声明丨 本文转载自香港护士协会网。